2024年,市科技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運用蘊含于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實踐、解決問題、不斷把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現將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的情況匯報如下:
我局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堅持和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局主要領導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積極推動將中共中央、省委、市委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我局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一是局黨組書記多次主持召開專題黨組會議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政府建設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講話精神;二是在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集體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揚斗爭精神、防范風險挑戰的重要論述,學習掃黑除惡系列文件精神等等;三是組織帶領全體干部職工登錄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系統,認真完成年度學法考試任務,并取得優異成績;四是組織干部職工觀看法律專題案例影片和廉政教育警示片,不斷增強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
我局深入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相關要求,扎實推進科技領域法治建設工作,讓良好的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在全社會春風化雨,并作出相應的舉措:
(一)進一步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持續完善我局機關事務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管人、管錢、管事,使我局工作秩序規范化、制度化。認真貫徹執行“三重一大”事項制度,重大行政決策提交黨組會集體討論決定,確保重大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
(二)加強科技計劃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對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的企業加強信用監管,對項目進展情況及項目資金使用是否合理合法及時跟蹤監管,嚴格依法科學界定守信和失信行為,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三)堅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進一步完善政務信息公開制度。重點推進財政預算、三公經費、公共資源配置、科技計劃項目立項和實施等領域的信息公開。創新政務公開方式,加強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的管理。
(四)積極做好普法宣傳工作。組織全體干部職工積極參加國家憲法日活動,全力配合市普法辦及其他單位做好法治宣傳工作。同時,采用在辦公場所公共區域張貼法律宣傳報、在戶外顯示屏播放法律宣傳標語等形式,向廣大人民群眾及干部職工宣傳法律知識。
(五)全面履行權責清單制度。嚴格制定2024年科技創新工作計劃和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放管服”改革、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區域創新等各項工作高效開展。
(一) 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隊伍。一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組織15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其中11家企業通過了網評(待公示)、4家企業未通過網評(進入申訴)。二是積極動員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截至目前,全市40家企業入庫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完成陽江市科技局下達計劃指標125%)。
(二) 推動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反向飛地。指導陽春市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對標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標準加快建設,爭取早日成功認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同時,積極配合推進陽春·香洲數字制造創新服務中心和陽春·香洲“反向飛地”孵化器建設。目前,陽春·香洲數字制造創新服務中心和陽春·香洲“反向飛地”孵化器已順利完成整體裝修工作,即將進行展廳規劃設計。
(三)認真開展科技計劃項目驗收結題管理。根據省、陽江市科技計劃項目有關要求,對9個“創建省級高新區專項”科技計劃項目加強監督管理,并按項目到期時間,分兩批開展驗收結題工作。其中,第一批4個項目已順利通過驗收,第二批5個項目在9月底已完成專家驗收評審。
(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深入企業調研,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廣東金水晶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陽春市晟澤機械金屬有限公司、廣東恒業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廣東恒達糧油儲運有限公司、陽春市浩瀚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申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廣東一片天醫藥集團制藥有限公司申報陽江市企業重點實驗室建設;陽春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陽春市宏峰電器有限公司、廣東杰西科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廣東杜高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陽江市春江糧油有限公司、陽春市熹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通過2024年陽江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
(五)推進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項目建設。指導星寶堅果、澳盛農業科技、壹方草木等項目實施主體對標《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總體規劃及實施方案》加快建設,力爭2024年成功創建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截至目前,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開展第七批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驗收工作的通知》,已提交《陽春市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驗收申請材料》,省專家組完成我市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驗收工作,擬獲優秀等次。
(六) 推進“百千萬工程”縣域布局設點建設工作。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開展“百千萬工程”縣域布局設點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已完成制約縣域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征集工作,建立了項目共建清單,市政府與廣州美術學院、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簽訂了《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縣域創新基地科技合作協議》,并舉辦了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縣域創新基地(陽江市陽春市)掛牌儀式。目前,基地正協同特派員團隊重點開展強化科技支撐產業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加強人才引進與培育、提供決策咨詢和智力支持等重點工作,推動科技成果在我市轉移轉化。
(七)推進廣東省專業鎮建設。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落實“百千萬工程”組織開展2023年度廣東省專業鎮建設的通知》要求,結合申報建設指標,馬水鎮、陂面鎮已完成專業鎮發展規劃編制,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八)推進農村科技特派員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落實“百千萬工程”開展新一輪農村科技特派員重點派駐任務(2024—2026年)選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已配合陽江市科技局完成15個鄉鎮駐鎮幫扶選派工作,各鎮與服務技術團隊、陽江市科技局三方簽訂了技術服務協議。
(一)落實力度不夠,法治政府建設氛圍不夠濃厚。我局領導充分認識到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做了好多努力,制定了相關的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有時會把工作當作是軟任務,使法治政府建設氛圍不夠濃厚。
(二)法治意識有些淡薄。我局有些干部職工對法治重視不夠,認識不足,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局沒有執法權力,沒必要加強對法治意識的認識,意識比較淡薄。
(三)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部分職工對法治政府建設的責任意識不強,對法治政府建設與與單位的關系及作用認識不足,也未能將法治政府建設上升到是實現我市長期發展戰略重要保障的高度,持觀望態度。
(四)法治政府建設宣傳力度不夠。我局法治政府建設的宣傳內容比較單一、形式比較單調、陣地比較狹窄,只局限于局走廊、宣傳欄、LED等介體,宣傳也只局限于某一時間段,而不能長期宣傳,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趣,也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宣傳效果。
(五)對相關的法律法規學習不到位。平時缺少對法律法規的深刻理解,有的法條較深,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習時存在淺嘗輒止的心態,遇到需要運用法律法規指導實際工作時,便不能準確、靈活地加以運用。
(一)繼續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抓住領導干部這個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把法治觀念強不強、法治素養好不好作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標準,把嚴守黨紀、恪守國法的干部用起來。在相同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
(二)加強對干部職工的法治教育培訓。組織干部職工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學好憲法以及與自己所承擔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一是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學習法律相關知識;二是結合學法考試的機會,提升干部職工法律知識水平。
(三)強化組織領導,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普法,通過領導干部學法的引領示范作用,帶動
其他干部職工學法用法的熱情。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