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勞動能力貧困戶謀劃生產發展項目,進一步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市教育局在掛點市領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余秀坤的帶領下,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真抓實干的作風、多措并舉,穩步扎實推進八甲鎮徐屋村、高屋村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
據了解,徐屋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42戶131人,高屋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29戶119人。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采用“四步走”戰略開展徐屋村、高屋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幫扶工作。
一、多次召開會議,做好宣傳發動
駐村工作隊率先開展貧困戶發展生產工作,前期多次召開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大會,詳細解讀有關幫扶政策,積極發動貧困戶主動發展生產。2016年11月6日,分別在徐屋村和高屋村召開會議解釋說明生產發展項目有關申報程序及資金來源情況,幫助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按照自身生產發展意愿和家庭實際情況申報合適的生產項目;12月21日再次召開會議解釋說明生產發展項目資金申報程序,進一步要求貧困戶根據實際情況申報生產項目,以達到精準幫扶的目的;12月25日第三次召開大會收集項目申報表,并向與會人員通報各戶生產項目情況。
二、入戶現場指導,合理申報項目
駐村工作隊注重做好政策宣傳工作的同時,還多次深入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家中,針對各戶家庭人數、成員現狀、勞動能力和發展生產條件等因素進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引導貧困戶進行申報。對于1-3人的貧困戶家庭,引導其開展肉雞養殖項目,且以成活率高、技術含量低的中雞為起點,賺取其中的差價,并選擇不同的節日,如清明節、中秋節、春節期間分批上市;對于4人以上的貧困戶家庭,引導其發展母牛養殖項目,既可作為生產力又可生牛犢賺取利潤;對于有場地、舍場的貧困戶引導其養殖肉豬或母豬;對于有技術的貧困戶引導其發展農產品加工、手工業、貨運物流等項目。
三、抓緊項目落地,加強后期跟蹤
駐村工作隊嚴格按照《陽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陽春市精準扶貧開發項目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春府辦〔2017〕1號)要求,嚴謹項目落地各項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實施貧困戶生產發展項目。一是成立詢價領導小組。2016年12月16日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表決成立,以村支部書記為組長,駐村干部、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為副組長,村委會財會、村民代表、貧困戶代表為成員的幫扶物資詢價領導小組。二是貨比三家確定供貨商。2017年1月,詢價領導小組邀請專業人士分別到三鳥批發市場、潭水鎮牛市場、崗美鎮豬鵝市場等實地詢價,在對比了30多家供貨商的產品質量與價格后,最終在牛、豬、雞鵝、飼料、其它設備物品等不同品類的供應商中各選擇一家進行合作,形成詢價報告并進行公示。三是與供貨商簽訂合同。2月上旬,村委會與供貨商簽訂購買物資合同,明確雙方職責和權利,約定物資價格以現場拍價或時價為準,并要求供貨商提前做好禽畜類檢疫防疫工作,物品設備類必須經相關部門認證為合格產品。四是現場拍價確定價格。簽訂合同后,供貨商按相關項目品種、規格要求儲備物資,于2月21日舉行物資發放儀式時,現場拍價決定價格,現場發放物資。其中雞、飼料和其它設備以時價為準定價購買,牛苗、豬苗采取現場拍價方式定價,即詢價領導小組各邀請三位牛中介和豬中介進行現場拍價,以平均價格定價每頭牛苗、豬苗。五是編號抓鬮發放物資。物資定價后,采取現場編號抓鬮的形式進行分發并簽領。徐屋村共發放價值19.65萬元的幫扶物資,其中母牛9頭、肉雞1100只、肉豬56頭、母豬8頭、其它物資一批,打造肉雞養殖為主導產業;高屋村共發放價值17.85萬元的幫扶物資,其中母牛17頭、肉豬75頭、母豬4頭、貨運三輪車一臺,打造母牛養殖和肉豬養殖為主導產業。六是加強跟蹤確保有效養殖。之后,村委會、駐村工作隊、詢價領導小組對貧困戶進行全程跟蹤監督,貧困戶如遇養殖技術難題,將報鎮相關部門協調解決,確保項目不出現中途流產現象。為防止貧困戶領取物資不飼養現象,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與貧困戶簽訂相關協議,明確肉雞要養殖一個半月后以時價進行銷售,肉豬養殖達標后才可上市售賣,母牛只為生產牛犢不可售賣。七是拓寬養殖產品銷售渠道。牛犢和肉豬的銷售渠道規范,但肉雞的銷售壓力較大,為拓寬銷售渠道,駐村工作隊召開村長、各自然村鄉賢大會,請求大家出謀劃策,宴席優先考慮購買貧困戶養殖的肉雞,同時與酒店、大排檔等餐飲單位進行聯系銷售。4月份,徐屋村、高屋村貧困戶養殖的肉雞以13.2元的均價銷售一空,每只利潤在15到20元之間。
四、開展互幫互助,實現共同發展
為解決部分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因外出務工、家庭勞動力較少而無法發展養殖生產的問題,駐村工作隊創新思路,采取以自然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互助的形式進行生產發展,建立自然村互助社,以村長或村里有威望的人士為社長,以分散或集中的模式互幫互助。
目前,徐屋村共成立6個互助社,18戶貧困戶加入為社員,其中6戶貧困戶幫助12戶貧困戶進行養殖;高屋村共成立7個互助社,22戶貧困戶加入為社員,其中6戶貧困戶幫助16戶貧困戶進行養殖。當物資銷售后,受益貧困戶將支付少許費用給養殖貧困戶,以表示感謝。現今,該互助模式在貧困戶中廣受好評。
下一步,駐村工作隊將加大互助模式的推廣,加強養殖技術的現場培訓和指導,并計劃開展第二批人均6000元投入的生產發展項目,逐步形成以母牛和母豬養殖為主的長效生產模式。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