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員會
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規劃,明確部署粵東西北協調均衡發展策略。陽江也制定了“123+N”工作安排,進一步明確陽春“重要承載區”的發展定位。陽春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以及第十七屆人大會議上也進一步對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進行了深入細化。陽春作為省生態發展區和陽江市“重要承載區”,如何更好地把握相關政策與經濟發展方向,成為陽春市面臨的重要挑戰。邁上新征程,為了更好地協助黨和政府解決新時代遇到的各種問題,提議創建“陽春智庫”,聚集高層次人才,為陽春發展出謀獻策,共同推動陽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建設“陽春智庫”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陽春市經濟社會取得了良好發展成效,但是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偏傳統、城鄉發展不均衡、民生事業欠賬多等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集聚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因此,成立陽春特色新型智庫,對推動陽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迫切性,更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
第一,建設“陽春智庫”,是搶抓機遇和應對風險挑戰的重要舉措。當前,全球面對經濟下行、疫情反復、轉型陣痛等多重沖擊,國內外發展形勢十分嚴峻。陽春作為縣級城市,發展底蘊不夠雄厚、創新力度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創新意識不足、各類人才缺少。當前多重機遇疊加、多重風險交集的形勢下,陽春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的能力稍有欠缺。例如,如何建設陽江市的重要承載區;如何引進和發展新型產業;如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如何推進城市擴容提質,等等問題,沒有系統的、專業的、科學的規劃建議。因此,建設“陽春智庫”,將充分吸取各方意見、整合集體智慧,從而進一步形成系統的、專業的、科學的發展規劃和建議,全面提高搶抓機遇和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第二,建設“陽春智庫”,是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支撐。建設“陽春智庫”將凝聚各界智力資源、服務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由高校教授、各領域專家學者、科研人員、以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為主體的高端人才及熱心家鄉建設的企業單位等人員組成,既集中展現了陽春高水平人才的集體智慧,也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所需所求,能為陽春市委市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提高更加充實、更加具體的參考。
第三,建設“陽春智庫”,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陽春智庫”的創建,將采取傳統智庫和新型智庫相結合方式,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的積極面對,也是貫徹落實中央指示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具體體現,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二、“陽春智庫”建設定位
“陽春智庫”建設和發展將堅持“四大原則”: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導向;堅持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工作;堅持科學精神,鼓勵大膽探索;堅持改革創新,規范有序發展。將組建一個“政府+專家+企業+人才”四位一體的紐帶平臺。旨在圍繞陽春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長期性以及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為陽春市委、市政府政策、決策提供咨詢建議,為本地企、事業發展提供科研、學術、技術支撐,為陽春各項事業發展儲備高端人才。
三、“陽春智庫”建設重點
結合陽春市委市政府下一個五年計劃發展規劃特點,建設有陽春特色的“陽春智庫”將圍繞以下五個方向進行研究和建設:產業引進和升級、鄉村振興、生態旅游、城市治理以及人才引進。其角色涵蓋科研創新、產業經濟和策略研究、政策資源以及資金資源爭取等。
1.作為省和陽江市定位“重要承載區”,通過智庫專家提供政策解讀以及應對策略咨詢建議,利用智庫企業資源,引進大灣區重點輸出產業。同時,吸引相關課題研究專家帶著科研團隊來陽春,與產業結合開展課題研究,奮力開創“引進一個創新團隊,引領一個優勢產業,培育一個經濟增長點”的良好局面。利用高校及科研機構資源,與本土企業開展創新合作,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以及產業升級能力。
2.選取陽春鄉村振興存在的短板問題,例如金融創新、農科技術以及新業態發展等方面進行課題研究,為鄉村振興各個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推廣農業科研成果,打造數字農業經濟,提供多方面市場資源,推動陽春農產品更多“走出去”。
3.引進成熟生態旅游管理經驗,對生態旅游的定位、設計規劃以及投資等方面提供協助,推動陽春生態旅游產業高質量全領域發展。
4.作為粵西地區較大的縣級市之一,但城市建設與粵西其他同等級別縣級市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無論從城市規劃、市容市貌、配套設施以及交通狀況仍有待提高。通過智庫專題研究,為陽春城市空間治理提出建議,甚至引進資金進行建設。
5.開拓引進智庫人才渠道。建立開放式的高端智庫人才引進平臺,不斷把有思想活力、有實踐經驗、有政策研究能力的人才吸納到智庫隊伍中來。一是重點引進兩部分人才,一類是陽春籍具有建設家鄉情懷的高端人才,另一類是相關領域領先的專家、企業以及機構負責人。二是注重吸收高端復合型人才。面對日趨復雜多樣的公共決策需求,智庫僅僅具有單一學科背景的智庫人才是遠遠不夠的,打造高端智庫必須具備一支多學科、復合型的智庫人才隊伍。三是協助陽春本土企業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持續推進建設人才驛站、人才工作室、名(家、師、醫、廚)工作室、博士工作站等;鼓勵本地企業提升自身人才水平,通過企業與高校開展校企合作,提升本土企業管理水平和技術能力。
四、“陽春智庫”籌建建議
1.堅持黨的領導。智庫的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除了要求智庫自身努力外,也離不開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和支持。建議由市委市政府指定主管部門牽頭成立“陽春智庫”籌備組,整合黨政部門研究室、黨校、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社會研究機構等部門的研究力量,匯集專家、官員、民間、企業家和媒體等多方智慧,搭建優勢互補、平臺共建、資源共享、課題共研、成果共創、利益共享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平臺。
2.建立多元化籌資機制,提升地方智庫運轉動力,引入理事會治理機制,提升地方智庫內部管理能力。籌備資金方向主要來自于社會捐助,理事會成員由政府現任領導、大企業家、捐助企業或基金會負責人、前政府官員和著名學者等組成。優點是他們具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和人際網絡,有利于為智庫籌集資金并拓展智庫影響力,并使智庫管理更具權威性和公信力。
3.籌建專家庫,制訂“雙百一千”智庫(百名知名學者、百名行業精英、一千名研究生)建設目標。通過公開選聘、推薦等方式,在各個領域物色相應的行業專家、知名學者以及優秀企業負責人,列出初步名單,并經過溝通交流、專業評定等方式確認最終人選,發出聘書。
4.擬訂初步智庫運作方案,制定智庫組織架構、工作內容、運作機制(管理模式)、財務制度、入庫專家管理制度、智庫研究成果考核及管理機制等。
5.初步選取近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且較有迫切性的題材,成立“陽春智庫”的同時,舉辦首屆“陽春城市發展論壇”,聚集智庫專家圍繞陽春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題材進行研討,提出發展建議,甚至推動相應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推廣應用。
凝聚各地人才之智,為陽春發展建言獻策,把陽春智庫發展成為把脈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更成為人才引進的重要社會資源,為陽春未來健康發展提供最優質“大腦”,助力陽春發展成為粵西地區縣域城市的一顆明珠!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十一屆二次]關于成立陽春智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