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建設報訊 記者劉潔、通訊員岳建軒報道:記者從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截至2021年8月31日,全省已開工改造1326個老舊小區,惠及約28萬戶居民,按小區數統計開工率已達任務底數的102%,按戶數統計開工率112%,已提前4個月實現省民生實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年度任務底數目標。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將其作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有力舉措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重要抓手,今年將其列入省委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和省十件民生實事,要求年度開工改造不少于1300個老舊小區,惠及超過25萬戶居民。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牽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通過完善配套政策、會議部署安排、廣泛宣傳發動、多層次業務培訓、直插一線督導、組織參觀見學和每月視頻調度、每月通報進度等方法手段,指導各市大力推進任務落實。
制度先行
構建“1+2+8+N”政策體系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制度先行,加快制定配套措施,構建廣東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2+8+N”政策體系,推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1”是一本實施方案。制定廣東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十四五”時期廣東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導思想、實施原則、目標和任務,形成滾動實施機制。“2”是兩項技術文件。出臺廣東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和工作指引,明確城鎮老舊小區建筑修繕、基礎設施等改造內容設計方向,規范改造工作流程和指引。“8”是八項機制指引。編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項機制或指引,包括黨建引領、共同締造、聯動、日常管養、社會力量參與、改造資金合理共擔、一體化推進模式(EPC+O)、與專營單位協作等8項機制或指引。“N”是若干專項政策。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財政廳、退役軍人事務廳、國開行廣東省分行、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等單位出臺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文件,明確土地、規劃、項目審批、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搭建各級電信機構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合作平臺。
多管齊下
積極破解資金不足難題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高位推動,建立完善機制,加強工作部署,積極破解資金不足等難題。
一是建立工作協調機構。成立廣東省城鎮居住社區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省發展改革委等33個部門及專營單位參與,統籌協調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社區創建、歷史文化保護等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工作。二是高位工作部署。召開全省性會議,通報任務核查情況及存在問題,研究部署省民生實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任務。視頻調度全省工作進展,要求工作滯后地區匯報分析困難和問題、整改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計劃。三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并下達中央和省財政補助資金約9億元,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約14.9億元,指導各地自籌資金14.8億元。四是完善工作信息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將改造項目信息錄入平臺,實現數據“保鮮”實時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省級層面及時跟蹤督導和調度。
營造氛圍
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為強化調研督導,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每周一督導、兩周一培訓、每月一調度、經驗即時轉”,做到責任傳導到位、技術輔導到位、問題解決到位、宣傳交流到位。
深入調研督導。分管負責同志帶隊赴各市開展現場調研指導,宣傳貫徹中央和省的政策措施,對中央和省補助資金支持項目進行要素核查,對各地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并提出工作要求。目前已實現所有地市現場督導全覆蓋,重點地市現場督導三次以上。
組織參觀見學。通過在先進地區組織現場見學,在粵東西北地區組織召開片會等多種方式,促進互學共享。組織粵東西北等工作相對滯后的市赴江西省南昌市、贛州市,學習借鑒兄弟省份先進經驗,特別是在光伏企業捆綁免費加裝電梯和運用先進技術建設地下停車設施方面的成功做法。
同時,建立定期培訓制度,加強業務培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平均兩周一次組織專題培訓。今年以來,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邀請省兄弟單位、有關專家、合作方代表以及先進市縣,開展了省技術導則、金融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申報、加裝電梯等系列業務培訓。
此外,還在廳官網設置老舊小區改造專欄,將省內外好的經驗做法對外宣傳展示。印發多期居住社區品質提升專題簡報,廣泛學習借鑒省內外經驗做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廣東提前4個月實現省民生實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年度任務底數目標已開工改造1326個老舊小區 惠及約28萬戶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