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基層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根據陽江、陽春減災委員會工作部署,我鎮決定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基層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行動,打造高標準“十個有”行政村。為確保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圍繞進一步完善行政村防災減災救災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建設,全面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二、工作目標
在基層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全面覆蓋的基礎上,在陽春市減災委員會的領導和指示下,按照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標準,通過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用1年左右時間,進一步自上而下地完善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質量,全面提升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水平。
三、主要工作內容
(一)查漏補缺,確保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健全。根據《關于全面開展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工作的通知》(春減災辦〔2022〕11號)要求,完善以下內容:
1.有組織體系。建立臺賬,健全防災減災救災組織體系,成立防災減災救災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建立防災減災救災制度,編制災害應急預案等7個內容,并上墻。
2.有大喇叭。確保大喇叭系統和應急廣播系統正常運行。
3.有警報器。指銅鑼、手搖警報器、喊話器等配備1種以上。
4.有避難場所。
(1)避難場所要明確可安置人數、管理人員、各功能區分布等信息。
(2)在避難場所設置規范、清晰的標志,在行政村(社區)張貼應急疏散路徑圖,在通往避難場所的關鍵路口等設置醒目的避難場所導向標志。
(3)應急避難場所房屋質量達到避災場所要求,周邊交通要通暢。
(4)配備救災物資儲備倉庫。
①倉庫救災物資實行統一日常管理,落實專人負責。
②建立物資清單,完善救助臺賬(倉庫內設立管理登記部),詳細記錄物資發放對象、數量、時間等信息,物資出入庫要登記,做到賬目清楚、手續完備。
③救災物資按照“三防救災物資”“森林防滅火物資”“臨時生活救助物資”三大類進行分類排序,各種物資分別設立標識牌。各品類標記清晰標簽,存放美觀、擺放規范。
④規范發放程序,實行雙簽字制度。物資發放實行申請報批制度,發放物資方要簽字,接收方要簽字,明確管理責任,確保物資去向清晰。
⑤執行救災物資報廢制度,對非人為因素致使破損嚴重,或超過儲備年限無法使用的救災物資,按資產管理權限和程序申請報廢,并做好登記工作。
⑥執行救災物資回收制度,對救災使用后有回收價值的物資(如直接發給受災群眾使用的帳篷、活動板房、大型凈水設備、大型照明設備、發電機組等)進行回收,并做好登記工作。
⑦依托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臺救災物資物流管理系統,加強救災物資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5.有風險地圖。
圖上標示災害風險類型、隱患點分布、風險等級或強度、影響區域范圍、影響時間、疏散路線、應急避難場所、消防和醫療設施位置、指北針、圖例和歷史災害情況等。
6.有明白卡。制作村干部與村民的責任聯系卡,發放到老人、兒童、孕婦、殘障人員和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手中。
7.有應急值守。設有背景墻的應急指揮中心,配置應急值班值守終端。配備對講機、“一鍵通”移動端等應急通信設備,建立有脆弱人群應急通訊錄。
8.有應急照明。配備手電筒、移動照明、應急發電機等應急照明設施設備。
9.有小冊子。要編印有防災減災宣傳手冊供群眾閱讀。
10.有宣傳欄。設立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專欄。
(二)去舊翻新,改善指揮中心、倉庫等硬件,提升工作環境質量。對老化模糊的避難場所標志、指示牌,風險地圖和減災宣傳欄等要及時更新,保證規范、清晰。
(三)按照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標準,完善相關規章制度。
四、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5年4月1日前)
1.開展基層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行動。各村(居)委會要高度重視,提高思想認識,積極部署動員開展“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行動。
2.成立“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行動督查小組,要求由分管領導任組長,各相關部門派員為成員。
3.制訂“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和召開工作動員會,部署工作任務。
(二)督導檢查階段(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
鎮行動督查小組派出成員,定期與不定期督導我鎮15個村(社區)“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工作,各村(社區)要全力配合行動督查小組,落實整改意見。各村(社區)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要對本轄區減災工程項目全面排查一次,加強監督檢查,強化責任落實,及時做好問題整改。
(三)組織驗收階段(2025年7月1日至7月31日)
1.鎮行動督查小組對行政村(社區)“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行動進行抽查驗收、評估。
2.鎮行動督查小組對開展“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行動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分析不足,并向陽春市減災委員會匯報。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提高對“十個有”建設質量提升行動的認識,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站在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做好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二)加強組織領導。各村(社區)要統籌安排,精心組織,進一步落實落細具體工作;要研究落實提升“十個有”建設質量工作細則,明確整治責任人、整治時限,制定整治措施,建立整治臺賬,確保整治到位。
(三)深化宣傳引導。各村(社區)要開展深入宣傳,廣泛發動,做實做細群眾工作,爭取群眾理解和支持;加強輿論監督,及時了解農村干部群眾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引導工作,有效化解矛盾,調動群眾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