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村:法治推動移風易俗
鄉風文明,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陽春市河西街道石上村把移風易俗與法治文化活動、文明鄉風建設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重要作用,通過移風易俗宣傳教育等活動教育引導群眾摒棄舊習俗、樹立文明新風尚,使上下精神風貌煥然一新,“文明之花”處處綻放,文明新風潤澤人心。
1
宣傳教育先行,提高群眾知曉度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利用“書記講黨課”、“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理論學習方式,把倡樹文明新風的聲音送入黨員耳中,增強黨員干部群眾對破除陳規陋習重要性和緊迫性的思想認識。石上村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和法治文化廣場、農家(法治)書屋等文化陣地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為村民提供閱覽的法律書籍,定期邀請《民法典》講師團和駐村律師舉辦法治講座,不定期開展“廣場法治宣傳”“移風易俗大家談”“文明鄉風主題教育”等活動。同時,通過村民代表會議、志愿者隊伍、電子顯示屏、掛橫幅、小組微信群等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宣傳移風易俗政策和法律法規,倡導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反對奢靡之風。今年以來,已開展移風易俗和群眾法治文化活動共17場。
2
注重典型示范,營造良好氛圍
抓好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學法用法示范村重點從“法律明白人”、“文明家庭”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人民調解員及村民小組長中擇優挑選,目前全村培育了22戶學法用法示范戶并逐步增加。做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今年已初步確定重點培育35戶“法律明白人”,依托道德評議會,發揮“法律明白人”“文明家庭”等群眾身邊的榜樣力量,通過講述群眾“看得見、夠得著、摸得到”的身邊感動,增強先進的感染力,推動紅白事簡辦形成新風,有效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行為。
3
抓好政策落實,提升群眾幸福感
摸排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陋習情況,分析原因,了解群眾意愿,在征求群眾意見基礎上,把抵制高價彩禮、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弘揚孝道、尊老愛幼等移風易俗內容寫入村規民約。十多年來,石上村無惡性刑事案件發生、無群體傷亡事件發生、無突出矛盾糾紛發生;去年全村排查受理各類村民矛盾糾紛20宗,調解成功20宗,調解成功率100%。石上村先后被評為“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石上村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引導群眾踐行移風易俗新風尚,主動為群眾做好服務,轉變群眾觀念,推進移風易俗,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為打造更加美好的基層環境貢獻力量。
河西街道石上村黨總支書記黃律介紹,“我們村積極探索法治鄉村建設新路徑,以普法倡導文明鄉風,以法治推動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完善村規民約,持續加強反對大操大辦、抵制高價彩禮、摒棄陳規陋習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遵守、相互監督,培育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和諧鄉風。”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